——五里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探索之路
建设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是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实践举措,也是夯实基层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抓手。五里街道人大工委精研细磨人大代表工作,不停探索建立特色人大代表服务,聚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和优化人大代表履职阵地两大目标,在如何将联络站建好、建实这条路上不断探索。
标准化建设+全制度落实
抓标准化建设,确保硬件基础完善。五里街道目前已建成标准联络站三个,分别是南湖村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三垅村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和阎家垅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其中南湖村联络站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站。联络站设有四室一厅,围绕“八个有”(有牌子、有队伍、有场所、有设备、有职责、有制度、有计划、有台账)规范化开展运作日常工作,24名代表全部进站开展活动。在场所规划方面,将联络站场所与村、社区工作场地动态融合、合理共享,各项工作互促互进。
抓制度落实,确保实效为先。一是探索以实效为导向的工作制度。本着方便群众、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原则,科学确定联络站制度,例如规定每位代表不限形式就近联系群众的次数,要求每位代表为群众提一件好议案或建议,群策群力每年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几件民生问题等等,科学安排代表接待群众活动,采取定期走访、日常走访、按需约见相结合的形式。二是进一步规范制度和表册,建立了代表联系接待选民、收集督办反馈、述职评议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并组织代表进行学习;细化程序流程,对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实行“三办一体”的意见处理流程,当场立办、抄告承办、上交帮办,完善登记、交办、处理、反馈制度。三是探索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之外,建立更为简单、便捷的群众问题反馈工作机制,尽力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如果群众所提的问题仅涉及个人利益或诉求不够合理,代表解决不了的,仍要做到热情接待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品牌化宣传+自身能力建设
明确定位,加强品牌宣传。联络站主要职能为“一专多能”,“一专”指联络站主要功能应当定位为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将收集的意见转化成高质量议案建议,通过议案建议交办、督办等法定程序促进问题解决;“多能”指将联络站打造成代表学习培训的阵地、服务群众的平台、宣传教育的窗口、收集民情民意的载体,这是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拓展代表履职领域、提高代表活动质量的有效途径。明确职能定位,打造品牌化示范代表联络工作站,真正让代表联络工作站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同时加强对代表联络工作站创新举措、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强化示范引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强化自身,激发履职活力。一是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代表参加联络站活动从单纯性组织安排向代表自觉行动转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履职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人大代表队伍。二是完善代表激励约束机制,细化量化代表履职管理,严格实行代表履职评估,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的内生动力,促使代表高标准、严要求对待代表职务、代表活动。三是分批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从严规范述职前走访选区选民、述职中回答选民询问、述职后接受选民测评打分的“三步走”程序,让选民来监督代表,倒逼代表更加认真履职。
多样化活动+事事有回音
丰富活动内容,发挥代表专长。在活动开展方面,每月的选民接待日均结合不同的活动开展,如3月进行防疫宣传,4月入社区宣传禁毒知识,5月18号举办了“落实双减政策、陪伴孩子成长”教育讲座,既接待选民记录问题,也利用值班代表职业所长回馈选民。共开展各种调研、走访、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40余次,收集的意见建议150余条,形成代表建议20件,通过街道办理、转交政府职能部门、提交意见建议等形式完成办结率100%。除接访选民外,联络站还将代表联系选民、述职评议、调研监督以及督办民生实事等活
动纳入活动安排。
关注问题落实,大小事“必有回响”。一是抓好信息搜集。认真做好每月选民主题接待日活动,在活动日之前通过微信群、公告栏等多种方式宣传,认真听取选民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及时反映问题。每次活动结束后,立即梳理、核实收到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不同问题属性及时上报街道人大工委或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三是做好跟踪反馈。群众反映问题可以协调解决的,联络站会在第一时间将办理结果反馈;若是短时间之内难以解决的,联络站也会向群众做好有关政策的解释说明和沟通协调工作,并持续关注问题解决进展,争取选民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事事有回音。(五里街道人大工委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