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濂溪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濂溪区人大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主线,以专题调研,专项工作评议等多种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人大担当。
强化文化引流
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
濂溪区是宋明理学、濂溪文化的发源地,区域范围内拥山江湖,“一山飞峙大江边,浩渺鄱湖水接天”,东临鄱湖,南倚庐山,西接昌九,北濒长江,既是九江市高质量发展主平台之一,也是九江市生态、旅游、休闲、教育资源的集聚区。
为了摸清家底,有的放矢,濂溪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征询意见,听取区文广新旅局工作汇报,征询乡镇、街道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实地查看相关乡镇、街道文旅项目建设、旅游景区创建及旅游发展等相关工作。
调研组指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就要强化文化引流,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深入挖掘理学文化、名人文化、禅茶文化,注重文化元素的展示和传承,大力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和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具有濂溪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加强文旅项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与文艺团体、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共同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区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出台《濂溪区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措施12条》《濂溪区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文艺创作和文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60万元,用政策的“真金白银”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九三生态园、濂溪书院、东林净谷、岳氏名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强势推进。
2024年人大代表票选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区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让数字视听、数字传媒、数字演艺有了孵化土壤。“九江茶市•九派非遗”项目初步形成“买天下茶、卖天下茶”的线上线下文化产业发展集群,省级特色文化街区“初现端倪”。
推进业态引爆
提升“研学+产业”新格局
“建议区文旅部门深挖文旅资源,做好中小学研学文章”“编订区级研学工作实施细则,扶持研学基地做大做强”……区二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连续就研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区人大高度重视,将研学旅行工作纳入年度监督计划,推进“教育兴区、文旅富民”工作落到实处。
制定研学旅行规划、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做好研学课程设计、明确研学旅行方式、规范研学旅行管理、强化研学保障机制等系统建议提交区政府后,全区掀起打造“研学+产业”新格局的工作热潮。
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江西省《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旅行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计划。全区38所中小学,总计参加研学旅行人数6万余人次。绿丰如如茶村、白鹿奥体、天花井森林公园、乐态园、爱自然科普基地等,精心打造云雾茶文化、农耕文化、体育文化、自然生态、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爱国教育等主题,全年累计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万人次。
深入调研后,区政府科学编制《濂溪区全域研学旅行发展规划》,创新打造“跟着国学游濂溪、跟着诗词游濂溪、跟着名人游濂溪”等载体,着力打造研学旅游景点。依托44公里环庐山绿色通道,实现佛教文化旅游、莲花休闲旅游、濂溪公园理学文化旅游、天花井生态旅游、马祖山生态旅游、威家高垅乡村旅游的环庐山特色休闲文化旅游圈。依托15公里长江岸线、32 公里鄱阳湖岸线,全方位展现姑塘海关文化、长江渡口文化,以“最美岸线”串联农旅融合、工业旅游等节点,形成了具有田园休闲、景观湿地、城市活力、生态涵养等功能和特色的水岸特区,具有江南特色的沿江滨湖生态文旅景观带初具规模。
全区全年接待游客710万人次,旅游收入71.16亿元。其中,濂溪区麦草湖农庄被评定为“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
完善配套设施
构建“服务+旅游”新模式
2024年4月17日,九江市首家民宿协会在濂溪区茉莉公寓成立。《濂溪区关于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奖励办法》《濂溪区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措施12条》等政策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发挥。
在区人大就民宿产业发展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后,区文旅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优服务,强基础,齐配套,全区文旅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2024年12月,区人大利用“宪法宣传周”的契机,邀请人大代表中的律师、十里派出所民警等在茉莉公寓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以民宿经营者的法律服务需求为落脚点,讲解民宿的开办程序、前期筹建、未成年人入住以及经营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处罚等知识。区人大法制委委员胡国庆律师为茉莉公寓民宿协会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提高了民宿经营者依法经营的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5年2月,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中,通过征集辖区居民意见,十里街道人大工委邀请十里派出所民警参加,与民宿协会成员就民宿治安管理工作、个人权益维护等进行交流。十里派出所民警现场就制定民宿行业标准,规范化入住问题进行逐个解答,要求民宿经营者建立健全入住登记台账制度,落实见面核实入住人员等制度,引导民宿业主在公寓楼下附近设立招待点,保证人员入住能够一一见面核实身份。
区文旅部门指导民宿协会制定规章制度,涵盖了入住流程、安全规定、客户服务等方方面面。民宿制度上墙提高了透明度和信任度,促进公平交易,区内民宿满意率及入住率得到显著提升。
区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尤其是夜间文旅消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累计引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116.9亿元。通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夜间营商环境,培育了九江学院美食街、十里万达夜市等一批以特色餐饮、时尚购物、文化体验、体育健身为主题的特色文旅街区,实现了滚动式发展的良性循环。